全国连锁 高端品牌-Yestar武汉艺星整形医院!
作者: 艺星整形 文章来源: 武汉艺星医疗美容医院
 

    

  一、彩光嫩肤的原理。
  
彩光嫩肤是一种先进的高科技美容项目,采用560-1200nm的强脉冲光,直接照射于皮肤表面,它可以穿透至皮肤深层,选择性作用于皮下色素或血管,分解色斑,闭合异常的红血丝,解除您肌肤上的各种瑕疵,同时光子还能刺激皮下爱贝芙增生,使原有的胶原组织重组,从而令毛孔收缩,皱纹减少,肌肤恢复弹性、健康而有光泽。

  二、彩光嫩肤的特点。
  
1、全面治疗:彩光嫩肤能同时解决多种皮肤问题,标本兼治,有效祛除面部瑕疵、色素皱纹、斑点红血丝;

2、深层护理:治疗的同时全面改善肌肤质地,美白嫩肤,增加肌肤弹性和活力;

3、方便:不伤肌肤,不痛不肿无须休养,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。

  三、彩光嫩肤的功效。
  
1、嫩肤、去皱、去色素三合一;

2、改善皮肤质地使皮肤光滑,细腻,增强皮肤弹性;

3、改善面色晦暗,使皮肤白皙,色泽均匀;

4、治疗色素斑痕(雀斑、老年斑、日晒斑、黄褐斑等);

5、治疗血管性疾病(毛细血管扩张、血管病、蛛形血管、酒糟鼻等)

6、收缩面部粗大毛孔,滋润肌肤,对抗干燥。

    四、彩光嫩肤适应人群。

  
1、面部有点状的色素斑,无论是日光性的还是雀斑,通常这些斑给你的感觉是一种“脏脸”的感觉,尽管常用粉去遮盖,但总也不能遮盖掉。这类人是比较合适做光子嫩肤治疗的。

2、面部开始出现松弛,细小皱纹,出现老年性皮肤改变。这类人也比较合适进行光子嫩肤治疗。

3、想改变皮肤质地,希望皮肤的弹性更好,皮肤更光滑,改善皮肤晦暗。

4、面部皮肤粗糙、毛孔扩大、青春痘印记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,这类人可以选择光子嫩肤治疗。

通常前三类人群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一些,第四类人群的治疗效果相对要差一些。另外,光子嫩肤同其他美容治疗一样,如果您的皮肤条件越好,治疗的效果也越好,如果你的皮肤先天条件不理想,光子嫩肤治疗虽然有不俗的表现,但总的来说要差一些。
 五、彩光嫩肤技术优势。
  
1、微创:非侵入性技术,无疼痛感,无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;

2、疗效显着:美白、嫩肤、抗衰、收细毛孔、延缓衰老,当次见效,疗程结束后保持时间长,效果明显;

3、简单易用:操作简单,无需反复培训;

4、高性价比:与注射、整形相比,效果肯定并且无后顾之忧、无风险性、顾客更容易接受。

  六、彩光嫩肤的术前注意事项。
  
1、受术者与应作全面深入的彩光嫩肤术前交谈,了解手术的大小、步骤、痛苦程度、恢复的快慢、可能达到的效果;可能存在的风险;应了解患者面部的情况,手术的动机,对手术的期望是否符合实际等。

2、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:除外可能存在的心、肺、肝、血液等内科疾病,既往的手术史,用药史,过敏史等。

3、彩光嫩肤术前一周停止饮酒,停用阿司匹林、维生素E及其他扩血管药物。

4、彩光嫩肤术前3天每天洗头一次;术前一夜可适当服用安眠药物,术前半小时酌情应用镇静、止痛药;根据麻醉术式,决定是否需要禁食。

七、彩光嫩肤的术后保养。
  
1、彩光嫩肤后的短期保养。
  
彩光嫩肤后忌讳用偏酸或含酒精的产品,如磨砂去角质、酵素去角质、果酸、酸性维生素、果酸、水杨酸等等,都不可以使用。术后保养应使用天然的保养品,例如含有爱贝芙、生长因子等,能够有利于伤口组织的再生。

彩光嫩肤后,你会经历一个比较尴尬的过渡期。那就是伤口的颜色明显,返黑或红,特别是在正午时分,会显得脸上花花的,你可以在彻底痊愈后,使用一些含有维C、Q10的产品,能够缩短这一时期。除此以外,尽量少出门,多在家休息,防止强烈紫外线的长时间直射。

 2、彩光嫩肤后的长期保养。

  彩光嫩肤后,很多人会发现,原来会“复发”啊。这是当然的,护肤本来就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,一定要常年防晒,并且注重美白,否则麦拉宁色素还是会被诱发,当然黑斑就会再来啦。

很多女性还担心彩光嫩肤后,皮肤会出现老化现象。其实,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。彩光嫩肤不但改善肤质,而且还能起到很理想的养肤效果。所有由日光性损伤和光老化引起的面部瑕疵,毛孔粗大,肤色暗淡或其它非正常状况都会影响您的良好状态和容颜。

彩光嫩肤技术改善表面和深层皮肤,使皮肤嫩化并为深层肌肤带来有益的生物刺激效应。

彩光嫩肤,采用新的IPL(强脉冲光子)技术,把不同波长及颜色的高能强脉冲光投射于皮肤上,它可以穿透皮肤表皮至皮肤深层,选择性作用于色素团及异常扩张的毛细血管,分解色斑,闭合异常的血管,解决肌肤上的各种瑕疵。

同时强脉冲光还能刺激真皮层的爱贝芙快速生长,使胶原纤维、弹性纤维排列紧密,让皮肤恢复弹性,皱纹减少,毛孔收缩。  

美丽热线:13343433463
武昌院: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55号锦江国际城3栋
汉口院: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468号时代财富中心

备案号:  (武卫健)医广【2021】第09-26-02号